鼻科医生必备技能外鼻及鼻腔检查方法汇总

行外鼻及鼻腔检查时,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,行动不便者可取半卧位。受检者面对检查者端坐,头颈放松,上身稍前倾,头位随检查者需要作调整。不能合作的小儿需由家长抱住固定,姿势如图1。检查者戴额镜,调整额镜使光点集焦于受检部位。检查的同时可询问病史,听其发音,了解有无“闭塞性鼻音”或“开放性鼻音”,同时还要注意病人呼气是否有特殊的腥臭味。

图1检查小儿体位

外鼻的检查

观察外鼻的外观形态,有否畸形、肿胀或异常隆起,有无鼻小柱过宽、鼻翼塌陷、前鼻孔狭窄等。有时需触诊有无压痛点、乒乓球样弹性感、增厚、变硬,鼻骨有无骨折、移位及骨擦音。鼻翼或鼻尖有触痛,提示发生鼻疖或鼻前庭炎。鼻梁触痛见于鼻中隔脓肿,鼻梁歪斜、一侧鼻背塌陷伴触痛可见于鼻骨骨折。鼻梁下塌(鞍型鼻)可见于鼻中隔软骨受损,如鼻中隔外伤或手术损伤、萎缩性鼻炎、鼻梅毒等。

鼻腔的检查

一般检查者需持前鼻镜(anteriorrhinoscope)观察,检查者左手持镜,右手扶受检者额,根据需要调整受检者头部位置,前鼻镜检查法见图2、图3。

前鼻镜检查时受检者头位及检查目的:

第一位置:受检者头稍向前倾,观察下鼻甲、下鼻道、总鼻道下部、鼻中隔前下部和鼻底,有时可看见鼻咽部及软腭运动。

第二位置:受检者头抬高,略后仰30。,观察中鼻甲、中鼻道及嗅裂和鼻中隔中部。

第三位置:头继续后仰30°,观察鼻中隔上部、中鼻甲前端、鼻丘和嗅裂后部。注意鼻甲有无充血、水肿、肥大、干燥及萎缩,中鼻甲有无息肉样变,各鼻道及鼻底是否积聚分泌物及分泌物的性状,鼻中隔有无偏曲、穿孔、出血、血管曲张、溃疡糜烂或黏膜肥厚。鼻腔内有无息肉、肿瘤、异物等。检查完毕,取出前鼻镜。

图2前鼻镜检查的三种位置

图3手持前鼻镜的方法

前鼻镜检查只能观察鼻前庭及鼻腔的情况,不能窥见上鼻甲及上鼻道。如下鼻甲肥大,可用1%麻黄碱生理盐水收缩鼻腔黏膜后再进行检查。检查时注意事项:①前鼻镜伸入鼻前庭时,不可超越鼻阈,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鼻中隔黏膜而出血。②如果病人鼻腔分泌物较多,可嘱病人先擤出或用吸引器吸出。③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,鼻腔各部依次检查避免遗漏。检查完毕,取出前鼻镜时勿将镜页闭拢,以免钳夹鼻毛引起疼痛。

1、鼻前庭检查:可以拇指将鼻尖抬起并左右活动,观察鼻前庭皮肤有无红肿、糜烂、结痂、鼻毛脱落、有无赘生物等。鼻前庭皮肤皲裂、充血、鼻毛减少,考虑鼻前庭炎。局限性隆起,有触痛或隆起处有脓点见于鼻前庭疖肿,若隆起位于鼻前庭外下壁,无触痛则为鼻前庭囊肿。

2、鼻腔检查:检查者持合适型号的鼻镜,轻轻张开鼻镜镜唇,右手扶受检者额部,随检查需要变换头位,观察鼻内孔形态。正常鼻腔的黏膜呈淡红色、湿润、光滑,探针触之有弹性。各鼻道无分泌物积聚。下鼻甲与鼻底、鼻中隔并不紧贴,有2~3mm的宽隙。若鼻内孔狭窄如缝,见于鼻翼塌陷或先天性梨状孔狭窄。鼻甲肿大时试以1%麻黄碱收敛鼻黏膜,若下鼻甲体积无明显变化,考虑慢性肥厚性鼻炎或药物性鼻炎。

正常中鼻甲比下鼻甲小,黏膜颜色略淡,中鼻甲黏膜肿胀、肥大或有息肉均可使中鼻道缝隙消失。正常鼻中隔完全垂直者少见,只有引起临床症状时才考虑为病理性鼻中隔偏曲给予处理。鼻腔检查时较容易发现鼻腔内新生物,应注意观察新生物位置、形态,探查其活动度、质地及表面是否易出血。后鼻镜(间接鼻咽镜)检查法可弥补前鼻镜检查的不足,用于检查后鼻孔及鼻甲和鼻道的形态、颜色、分泌物等,观察软腭背面、鼻中隔后缘

文章摘自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》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文中内容为转载,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期待您的原创投稿,邮箱:

qq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
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kcwq.com/mthl/8602.html